中华自然医学公报(纲要)
中华自然医学是40多年前由〈台湾〉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创会总会长陈紬艺中医师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医、学界人士共同创立。中华自然医学是40多年前由〈台湾〉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创会总会长陈紬艺中医师结合一群志同道合的医、学界人士共同创立。
中华自然医学以人文为本,科技为用。以道兴学,以德昌术。
一、对自然医学之态度:
要有「山不拒土石而成其高,海不择细流而成其大」之胸襟。要有「大无外,小无内」的认知及「所知有限」的自知之明。
二、人生自然法则:
生得顺 壮得久 老得慢 病得轻 走得安
三、观念决定健康
观念决定命运 心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结果。
四、中华自然医学纲要
1.主旨:结合东、西方医学智慧,促进全人类的健康。
2.特性: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简便易行,行之有效。
3.前提:力求有效,更求无伤害。(First, do no harm)
4.认知:
4.1.天人相应。人不能自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
4.2.取法自然。人文为本,科技(科学)为用。众生平等:宇宙间每一个个体都有生存之权利。每个生命体都客观地与内、外在微生物(microscopic)包括细菌、病毒共生,必须维持其动态平衡与和谐。每个生命体,都有其强大而旺盛的自然疗能medicatrix(正气或自愈力)。
4.3. 对大多数疾病,生命体本身都能自愈。
4.4. 身心不二,心灵影响身体,身体影响心灵。
4.5. 疾病是正消邪长、阴阳失调的动态现象。即自然疗能抵御内在或外在不良因素的有形 或有感反应,所展现出的动态现象。
4.6. 疾病无论其为何种形式(除遗传性、传染性、外伤性及自然衰老外),其主要原因就 是体内废物毒素的堆积及自然疗能低下或紊乱。也就是中国医学所说的「邪毒盛、正气衰」。
4.7. 医生充其量祗是自然疗能的帮手。
5. 态度:
5.1.视病如亲,视病如师,敬业乐群,乐善好施。
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用自然。
5.2. 虚怀若谷,见贤思齐;尊重未知,善用已知。
6.要件:所使用的任何理、法、方、药、食应该合乎「适应原」(Adaptogen)【注1】的条件:
6.1.无毒、无副作用。(Nontoxic)
6.2.广效性,其作用不限于特定的组织、器官。(Nonspecific)
6.3.具使身体各机能作用正常化。(Normalization)
7.守则:
7.1. 能养不医(孙思邈:医者期无医。林佳谷:医院无病房。)
7.2. 能中不西(中医与自然医学为「顺治」〈善治治本〉,西医为「逆治」〈暴治治标〉之故。)
7.3. 能内不外(外科手术不能切除根本病因之故)
7.4. 能食不药(You are what you eat。孙思邈《千金方》中第二十六卷爲「食治」专篇 强调以食治病,认爲「夫爲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 不愈,然后命药。」)
7.5. 能简不繁(智者,化繁为简;愚者,化简为繁。故中医抓主证。)
7.6. 能小不大(能在家调理好,就不必看医生;能在小诊所看好,就不到大医院诊。)7.7. 能省不奢(医者当有慈悲心,智慧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尽量让患者少花钱。)
8. 中华自然医学基础理论要点:
8.1生命现象是物质、能量、信息在一定时空中,有序的多层次的动态和合展现。信息以物质、能量做载体,调控整合物质、能量。三者互动而不可分割,但三者相互不可替代。而生命的本质特征,是自我生成、自我复制、自我更新、自我调节、自我疗愈、自我适应的有机统一活体。
8.2. 中医的基础理论,尤其经络学是中华自然医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而经络实际 上应该是机体内外信息、能量有序的多层次的感应、感传系统。
8.3 体质是机体各机能(精、气、神)的综合表现,其有以下条件构成:
8.3.1.先天信息:中医说的「禀赋」或「先天」,即基因DNA;
8.3.2.后天信息:意念、意识、观念、情志;
8.3.3.生活习性(包括饮食、运动、作习等);
8.3.4.外在大环境因素(声、光、电、磁等);
8.3.5.体内与微生物的共生关系及体外与微生物的接触关系;
8.3.6.体内酵素潜能(Potential Enzyme)的多寡及其所産生的酵素活性的强弱;
8.3.7.体内营养均衡与否;
8.3.8.体内有氧或缺气的状态;
8.3.9.体内水份的多寡及水的代谢是否正常;
8.3.10.体内毒素积存的多寡和机体自洁能力的强弱;
8.3.11.其他
8.4健康与否,主要决定于心神、生理、结构、生活方式与所处环境
8.5基本原理:
8.5.1.自主性调节适应原理、
8.5.2.整体性动态和谐原理、
8.5.3.历史性起源与演化原理。
8.6病理:
当人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内、外环境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与互换交流的失序和异常,是机体发病的机理。
8.7. 诊断:自主诊断(内观内省或内证)及客观诊断(中医四诊八纲等),可以配合部份现代医学科技非侵入性的诊察技术。
8.8 治疗:以「扶正祛邪」的方法,帮助恢复三流循环的动态平衡致和谐。
8.9 模式:修养、锻炼、治疗(顺治),三法并用。
8.10 范围:健康的维护、疾病的预防(治未病)、慢性病(非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逆转。
9. 中华自然医学的定义
9.1.中华自然医学对「健康」的定义:遵照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1946年所通过《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定义 的补充「健康不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9.2 中华自然医学对「病」的定义
「病」是正消邪长、阴阳失调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疗能抵御内、外致病因素及自我排毒的表现;亦是细胞的求救讯号。
9.3 中华自然医学对「病因」的定义
病无论其为何种形式,其主要的病因是负面情志、思绪及内、外邪毒盛,正气(自然 疗能)衰,致使体内缺氧及各类废物、毒素的堆积及自然疗能低下或紊乱。
9.4中华自然医学对「毒」的定义
凡对机体的正常运作构成负面影响或损伤的有形、无形的内、外在因素均为自然医学 广义之「毒」。
9.5中华自然医学「病机」的定义
有毒就必然阻碍「三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流」受阻,必使 机能错乱,机体受损。因此,毒、堵、乱、损,就是病机。
9.6 中华自然医学对「药」的定义
合乎「适应原」(Adaptogen)的条件:
1. 无毒
2. 广效
3. 促进机体各机能正常化。或吻合中 药中上品或少数中品者。
9.7 中华自然医学对「治疗」的定义
帮助自然疗能清除病因,断除病缘,化解病机,使造成疾病的基本条件减少或消失。
9.8 中华自然医学对「疗效」的定义
能治本(顺治)之效,而非治标(逆治)之效。必要时,以治本(顺治)之效为主,治标(逆治)之效为辅
9.9 中华自然医学对「治愈」的定义
帮助机体自愈康复后,没有或少有并发症或后遗症,或不可逆的不适感。
9.10中华自然医学定义:
以中道哲学观,在对机体无伤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元素(阳光、空气、水、食物等)激发与保护机体的自然疗能,有助于疾病逆转或维持健康快乐的理、法、方、药、穴、食、技等,并能将之系统化,其理论与实质相符合者,谓之中华自然医学。
10. 目的:
以期通过教育,建立「人人医学、家庭医学及自然医学」。集各方善因善缘,在东方先设立一所具有系统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华自然医学大学」。
附录:综上所述,目前「医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原因
1.1. 医学的定义与内涵,因不同的生活环境与文化体系而各异;但是,养生防病应该是世人的共同需求与人权。而人们的生活起居、饮食之得宜等,以及保健产业、生物科技产业、有机农耕等,正是自然医学发展的实践或不可或缺的「食、药、方」提供者。可是,几乎各国政府的相关法规,都明文规定食品或主流西医(Allopathy)不认可的疗法均不可标榜疗效。现行法规显然对「疗效」的定义是狭义而专断的(详见附件:此疗非彼疗)。
1.2各国的医疗卫生法规多以对抗疗法(Allopathy)的理论为依据;是自然医学发展的最大阻力。
1.3.社会大众普遍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及各类自然疗法(Naturopathy)欠缺分辨的智慧而无所适从;
1.4.自然医学界尚欠自律、自强及系统化。
2 为什么?
2.1.大多数人未了解自然医学和自然疗法有何区别何在?而且,自然疗法 (Naturopathy, curing & healing) 种类繁多,不易整合;(其实,医学为「体」,疗法是「用」。)
2.2. 自然医学虽已在欧美很多地区有其合法地位,在东方世界大多尚「妾身未明」;有违医学学术多元性及其自由,忽略了人民健康及选择医疗的基本人权;
2.3. 社会大众大多数不太了解「最好的医生」其实是自己;欠缺选择医疗的智慧或权利。
2.4.地球已面临环境崩溃,也可以说地球已处于「亚健康」或「亚疾病」状态。而人类大多数处于「亚健康」或「亚疾病」状态诚属必然的宿命。所以,任何医学若不把心性、生命、生活、生态、生计、生产因素考量其中,往往仅流于片面的保健思维或下工治已病(或末病)的窘况。
2.5.整个亚太地区,均缺少或没有正规的自然医学教育体系(学院或大学)。
2.6.各国政府只订定法规保障、保护对抗疗法(allopathy)而惩处违背该法的业者或民众,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虞。更造成一医(对抗疗法)独大而专断的局面。
3 怎么办?
虽然,自然医学的理、法、方、药、食等,不乏合乎「适应原」(Adaptogen)的要件(无毒、广效、正常),其「论之有据,言之有物,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特性,在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往往就把疾病的因素化解或排除。但,问题是:
3.1「言之有物,论之有据」的学术理论及教育体系是否已建构完成?
3.2 必须从学理上将东方自然医学的医、药、疗、疗效等内涵及其定义,与西方主流(对抗疗法Allopathy)的医、药、疗、疗效等内涵及其定义之不同,说清楚,讲明白,二者理应「道并行不相扰,万物并育不相害」而有所互补。
3.3「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理、法、方、药、食等是否用之得宜,及相关实务,从业者是否真的专业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视病如亲,以病如师?相关机构是否已完善健全?
3.4 相关法规是否已确立?法规又如何拟定?
3.5 社会大众是否已真正有选择健康的智慧与权利?
4.结语
Conclusion为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医学专业教学体系,结合欧美的自然医学,在亚洲先从有系统的教育开始,逐步完成立法、考试、认证。或许,此专业培育,让中华自然医学有更完善的学术依据及合法地位与自主。
【注1】前苏联国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伊索拉尔.莱克曼博士Dr.Israel Brekhman 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提出,「适应原」(Adaptogen)的观念。得到世界医学会的认同。
Together We Can Change for the Better